top of page
Blog: Blog2
Search

「反紅媒運動」台港開花 台學者:旨在喚醒民眾意識

Writer's picture: Mavis LeungMavis Leung

「反送中運動」爆發以來,TVB報導示威新聞的方式備受爭議,民間有人因而發起「罷看TVB」行動,甚至抵制無綫的廣告商;而在台灣,有民間團體亦於去年發起類似的罷看活動,聲言要扭轉新聞台「收視失衡」的現象。有學者指出,由於目前的法律制度難以對媒體進行規管,所以罷看運動只是旨在能喚醒民眾意識,學懂分辦各間媒體的「政治背景」及其中立性。

記者:梁穎童

台網民創「藍綠地圖」 統計商家有否播特定媒體

自「黃色經濟圈」興起,店內電視播放的頻便成為了「黃藍商店地圖」的其中一個判斷準則,網民為抵制曾涉多宗廣播局投訴的「無綫新聞」,會將播TVB的食肆判別為「藍店」,部份餐廳因而摒棄慣性播TVB的習慣; 而台灣亦有網民去年三月於Facebook成立「新聞頻道轉台運動」專頁(下稱「轉台運動」),關注公共場所(如食肆、旅館、診所等)有否「收錢」播特定的電視新聞台,出現媒體壟斷跡象。

他們於去年三月發起問卷調查,希進了解各縣公共場所都在播放哪些新聞頻道,結果收到約1,367份回覆,其中發現當中播放「中天、TVBS、東森、中視」的場所比率高達90%。這四個媒體大多都曾因報導而被指立場泛藍、支持中國統台或有中資背景,例如中天電視台就曾因「報道太多有關韓國瑜的新聞」而被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罰款。在去年四月尾,「轉台運動」透過這些調查給果,成功製造出一個類似「黃藍地圖」、名叫「統媒在哪裡」的線上地圖,除了用多種顏色標記播不同頻道的商家外,地圖亦記載了該場所能否轉台及相關原因等資訊。

《反滲透法》範圍不含媒體 陸委會:「紅媒」準則難介定

在今屆總統大選舉行前,台灣於十二月底通過《反滲透法》的修訂法案,當局稱要防範「境外敵對勢力」滲透及影響當地的選舉。雖然媒體並不在法案的管轄範圍以內,但一間被指有中資背照的網媒《大師鏈》,於法案通過以後旋即發表聲明,稱要暫時放棄台灣市場。「轉台運動」認為,法案雖然沒法有效規管「紅媒」,但仍如「照妖鏡」一般具有阻嚇性。而除了「轉台運動」、民間亦有數個成立宗旨相似的團體,如「青年假新聞陣線」等,台灣近來亦曾舉行過以「反紅媒」為題的大遊行;面對民眾的呼聲,陸委會則回應稱,由於很難介定甚麼是「紅媒」,執法上有一定困難,故只能按現有機制審查,防止有滲透行為出現。2012年曾参與「拒絕中時運動」的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張錦華教授分析指,由於台灣是個自由社會,很難對媒體進行規管,故「反紅媒運動」難以於制度上取得成果,旨在能透過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喚醒民眾意識,讓他們能從運動中學懂分辦各間媒體的「政治背景」及其中立性。

行動未獲顯著成果 發起人:民眾受「慣性收視」所限

「轉台運動」開始至今已逾十個月,根據比較其分別於去年三月及今年一月頭所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,播放三個被稱為「紅媒」的電視台(「中天」、「東森」、「TVBS」)的場所數目只有約0.6%至5.4%的下跌,而播放「中視」的場所數目更有0.3%的增長。「轉台運動」的發起人黃先生直言運動目前的成果並不顯著,認為大多數台灣人目前對「紅媒」仍沒有高度共同的普遍認知,並受到收看習慣所制限。,台灣目前尚未被來自中國的壓力直接影響,所以民眾對「媒體滲透」的警覺性不高。

台港罷看行動迴響不一 學者:原因在於政治體系有別

由香港網民的「罷看TVB」行動已持續逾數月,不少廣告商都受到壓力而終止與無綫的合約,例如寶礦力、彩豐行等,有報導指無綫的廣告收入因而下跌近兩至三成。被問及如何評價香港的抵制運動,「轉台運動」指,由於實行上有困難,所以過往從未由 「抵制廣告商」方面著手,但未來會對這方面進行研究。台港均燃起罷看行動,張教授指由於兩地的媒體生態、政治體系均有著一定的差異,故做法、反響也不盡相同。她分析指,「轉台運動」起初之所以能興起,是因為習近平去年一月對台灣講話的立場太過強硬,故引起了部份民眾的「抵抗意識」。「轉台運動」指,未來將會繼續努力堅持行動,期望即將另一條或將提交至立法院討論的法案《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》能獲得廣泛關注,以喚醒更多人意識到「媒體選擇權」的重要性。


7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©2020 by Leung Wing Tung, Mavi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